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流逝的岁月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试题批判】当仁,不让于师  

2013-01-17 14:48:12|  分类: 原创试题批判活学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成语“当仁不让”的典故出自于《论语.卫灵公》,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“当仁,不让于师”,意在

       A.倡导学生自主学习          B.鞭策学生承担社会责任

       C.鼓励学生要超过老师       D.提倡学生独立思考

       这个题正确答案是D,但错误率很高,选B的学生远多于选D的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成语当仁不让,大意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让。故而很多学生选择了鞭策学生承担社会责任。这句话直接写作“当仁不让”就已经可以表达清楚了,后面加上“于师”二字作何解呢?

       “当仁”有两解:一为面临仁德;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。朱熹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虽师亦无所逊,言当勇往而必为也。盖仁者,人所自有而自为之,非有争也,何逊之有?”(《论语集注》)“师”字一般训解为“师长”。近人钱穆训为“众人”。但不是不论解释为“老师”还是解释为“众”,其要表述的意思是没有太多的区别的。

      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,强调师道尊严。“师道尊严”并不是说学生在老师面前只能唯唯诺诺,甚至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,以至于丢掉自己的独立人格。“师道尊严”仅仅是说通过老师的尊严来造成一种对于传统的敬畏,对于文化有一种温情和敬意的了解。比“师”更重要的是“仁”,在仁德面前,即使是老师,也不谦让。当两者发生抵牾时,我们宁愿放弃前者而保全后者。只要是行仁义的事,就要自告奋勇,积极主动上前,而不要谦让于其他人。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,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。在仁与不仁的选择上,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。哪怕是与老师的意见不相侔,亦须坚持道德原则而不屈从老师。

       这句话与“我爱我的老师,我更爱真理”(亚里士多德语)的意思有些类似。套用亚里士多德的“吾爱吾师,但吾更爱真理”,孔子的话可谓“吾爱吾师,但吾更爱仁德”。阐发仁义,捍卫真理,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,要积极主动去做,决不能推让。

       在讲题过程中,一学生站起来分析,“当”有承当之意思,所谓“当仁不让于师”指如果认为自己是在做仁义之事可以不必拘泥于先前的成规(老师从前的教导),这与孔子“举一反三”的教育思想一致,即学习不仅在学,还要善于领悟和发挥。这个分析也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题目涉及到成语,以及典故出处,这就牵扯到一个古今异义的问题。况且《论语》为语录体,很多地方不交代讲话的背景,这对于原意的解释和理解都造成了很多的困难。所以我认为此题用来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掌握与否,并不妥当。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,选B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的。从教师讲课的角度看,要讲清楚答案D的难度是很大的,有为了讲出这个答案而拼命的往答案上凑的嫌疑。综上足以证明此题的失败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78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